锦江河畔,春熙路旁,坐落在都市核心区域的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2010年9月,是成华区教育局公办直属的十二年一贯制培智学校,2015年5月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加挂“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验学校”,2016年5月设“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学校设施完备,环境宜人,教师32人(其中天府名师1人、正高级1人、成都市特级校长1人,成都市未来教育家1人、市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1人,市骨干教师1人,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1人,区学科带头人4人、研究生9人,特教专业教师近70%),教学班9个,中重度智障生133人。学校以“有爱无碍、化育生命”为办学思想,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尊严地生活”为办学使命,经过多年实践创新,形成丰硕的办学成果。
一、建优顶层,变革课程,系统推进特殊教育供给侧改革。以智障儿童为中心,以“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为核心教育理念,深化特教课程改革,推行个别化,建构形成以“生活适应”为核心、以“社会适应(融合)”为导向的《基于融合的智障儿童“适应性教育”之338特教课程模型》,走出了一条培智学校改革创新的内涵发展之路,促进生、师、校三位一体互动发展,写入市政府两期特教提升督导评估报告。成果在中国教科院、北师大、西南大学、川师大等100多次交流;获评全国省市先进50多项,吸引全国各地和13个境内外同行到校考察,被《人民周刊》、《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语言文字报》等媒体报道。
二、响应需求,关注终身,直面特殊教育痛难点实践创新。源自家长追问:“老师,我的孩子毕业后怎么办?”,当时中西部培智高中空白,义教后学生无助、家长焦虑、教师迷茫。倒逼关注社会需求,变革课程教学形态,破解智障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衔难题,开展《高年级中重度智障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转衔教育的实践研究》,立项为2014成都市基础教育重点课题,经实践研究,最终建构形成了安置导向、职特融合为特征的中重度智障学生毕业安置方式体系、转衔目标体系、转衔课程体系、转衔教学实施体系、环境支持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六位一体的新型化培智教育教学实践模式。近年来,学生毕业社区安置29%;就业安置62%;教育安置9%,获10个全国省市学术类一等奖,国家级、省、市政府类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受邀长春、昆明、西安等地11次交流,成果论著1部。后又省市级立项3个。
三、携手高校,创新机制,开创四川特教合作办学先河。2015年5月与川师大签订合作协议,加挂“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校牌。借力高校人才智力和科研优势,在课程建设、课题研究、随班就读、名师帮带、课堂诊断、特教国际化等开展合作,省残联主要领导评价“是四川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省残联、中残联官网专题报道,合作课题被列为2018省教育体制改革项目。
四、聚焦质量,残健共融,助推全域融合教育优质发展。2016年5月,成华区在特校建立区特教资源中心,围绕“进得来、坐得住、学得好”的目标,建设32个“特教资源教室”,打造“1+5+N”的片区化、圈层化融合模式,推进中心职能转型,拓展出评估安置、师资培训、巡回指导、特教研究等9项职能。创设“融合教育工作坊”项目,聘请5名知名专家学者,推进随班就读物理性、社会性和课程性“三融合”。吸引了广西、广东、重庆、川内等同行考察访问和交流经验,成功创建市级首批示范性资源中心、6个市级示范性资源教室,市政府二期特教提升专项督导评估位列中心城区第一名、全市第三名。
五、抢抓机遇,合作交流,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发展战略,对接成渝地区高校资源,推广实践成果,吸引渝北、渝中等十余所特校参访跟岗。以市区刘小龙名师(校长)工作室为载体,发挥市第一联盟特教共同体龙头校作用,牵手成德资眉宜11所特校校长,区内9所中小学校,聚焦领导力、课程、课题、队伍等项目,通过座谈、论坛、观摩、培训等形式,推动成德眉资特教同城化发展。
乘党的二十大“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之东风,成华特教人将继续砥砺奋进,不忘初心,改革创新,以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支持和服务来惠及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发展需要。